孩子为什么出现遗尿症

文章来源:北京天使儿童医院

  孩子出生后,出现尿床本身正常现象,但是,有些孩子出现的尿床却并不正常,如孩子有时候每天都会出现尿床,而且有时候一夜好几次,从而对孩子身体和心理影响较大。一般孩子尿床在3岁以后就会逐渐消失,但是,有对孩子却会出现,到学龄期还在尿床,这是为什么呢?
 
  一、睡眠过深
 
  孩子出现尿床较常见的就是孩子睡眠过深,孩子由于白天活动过于疲惫,从而导致孩子睡眠比较昏沉,从而夜间难以自己醒来,即使能够醒来也是迷迷糊糊,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,出现尿床行为。
 
  二、遗传因素
 
  在对遗尿症患儿调查中,医生发现,在遗尿症患儿中,约有28%的患儿,其父母及家族中,曾经出现过儿童遗尿症或泌尿系统疾病,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儿童遗尿症的患病上升。还有医生对单卵双生儿进行调查,调查发现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,这也说明儿童遗尿症与遗传有一定关系。
 
  三、心理因素及排尿习惯不良
 
  由于从小父母没有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,从而导致孩子时常出现尿床情况,而家长们没有进行正确的教导,而是通过责备,甚至打骂,要求孩子不能尿床,但较终适得其反,孩子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,从而使孩子害怕尿床,而晚间总是辗转反侧,从而产生自卑心理,更易使孩子出现尿床。还有孩子家庭如果遭受重大变,如亲人离世、家庭破碎、黑夜恐惧、受惊等均可导致儿童遗尿。值得关注的是,心理因素还可使少数患儿的遗尿逐渐形成顽固的习惯,甚至成年后仍无法改变。
 
  四、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异常
 
  研究发现,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分泌与孩子排尿有着重要关系。通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分泌白天低、夜间高,尿量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发生相应的变化。而部分遗尿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失去昼夜节律性,无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高峰,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较低,以致夜间尿量多,膀胱在夜间易被尿液充满,从而不自觉地激发排尿反射,产生遗尿。
 
  五、膀胱功能紊乱
 
  孩子在发育过程中,由于膀胱功能发育迟缓,从而导致孩子的膀胱容量减小、低顺应性膀胱,逼尿肌不稳定及逼尿肌-括约肌收缩不协调,从而引起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,因此导致患儿出现遗尿。研究发现,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孩子的容量小30%~50%之间,这也就使得孩子平时排尿频繁却尿量少的原因,也较易引起孩子尿床。
 
  医生提醒:儿童遗尿症对孩子危害很大,通过不及时帮助孩子远离儿童遗尿症,会使孩子成长发育出现问题,对孩子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,所以,家长们一定要多了解儿童遗尿症,从而尽可能避免儿童遗尿症影响孩子的健康,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发育。
走进天使

北京天使儿童医院以儿童发育行为、神经科、内分泌疾病为主治方向,专业治疗小儿抽动症,多动症,脑瘫,智力低下等各种疑难疾病…[详细]

热点关注
天使新闻

北京天使儿童医院
医院电话:13261662120
医院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大郊亭桥东100米路南面
门诊时间:早8:00-晚17:00(节假日无休)
注: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,未
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.

备案号:京ICP备16027269号-16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60号